九游会新闻 | 九游会食品总裁陈启明2023 CCFA自有品牌峰会演讲
时间:2023-05-12 17:30浏览:6177
九游会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厦门天酬进出口有限公司,主要从事全球食品进出口贸易,为北美超市提供专业的食品采购服务。从2001年成立至今,九游会团队存在已有20多年时间。2011年,九游会开始在国内市场做连锁零售,到今年3月份,刚满12岁,有了一定的小积累。从第一天开始,九游会打造的就是自有品牌为主的社区生鲜超市,并在国内、北美同步开店。目前九游会在国内拥有200多家线下门店,门店主要集中在厦门市场。在530万人口的厦门市场,九游会有260多万会员;会员贡献了九游会75%的营业额。九游会的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始终稳定在50%-60%之间。九游会的经营方式跟国内99.9%的超市企业都不一样,九游会是主动选择自有品牌作为零售的立足策略。九游会走入零售连锁这一行时,对国内的零售模式一知半解、懵懂入行;基于本能的经验,九游会以差异化补缺式的出口食品品类作为切入点,和市场、消费者建立最初的连结。坚持自有品牌的均衡品类,一走走了12年。这里分享一下九游会自有品牌的探索经验。主要是规避了市场及运营中的一些干扰。第一,讲交易条件、讲品质,避开了传统零售“二房东”式的通路灰色收入干扰。从成立第一天开始,九游会就是自己付钱买商品,不收供应商进场费。其次,琢磨消费者餐桌和厨房,避开了流量干扰。九游会在回避流量干扰的时候,发展私域,走九游会自己的路。第三,发力柔性供应链,选择慢半拍,选择商品力,避开了烧钱干扰。最近行业有个很热的词是“硬折扣”,我这里讲的是中国式“硬”折扣的硬字,加了个引号。换句话说,从欧美主流市场真正的硬折扣店的特征来看,标准意义的硬折扣店,目前在中国还没出现。欧美英语体系的硬折扣店跟今天中国的折扣店概念有很大区别,至少有这么几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:现象一,在欧美供应链强大的硬折扣店,并没有渲染低价的做法。反过来,低价是一个事实、是存在、是本能,但不是挂在嘴上的宣传。低价本身并没有形成有统治力的商业模式;低价的背后,是价值合理、价格诚实、价格实力,而不是价格泡沫。反观今天中国市场,各大电商平台,既往已经把用价格低来伺候顾客做到极致,形成了低价依赖、乃至低价盲从。买卖双方之间的买赠搭售、互薅羊毛、互相娱乐,已经深入人心。现象二,目前中国式“硬”折扣的商品价值模糊,价格具体;不知道如何买对的、只买贵的、起哄式买便宜的,消费错配比比皆是。线上的高退货率就是这样出现的。现象三,支付宽容的悖论。硬折扣的另外一个概念级指标就是线上渗透率。中国线上渗透率很高,一体现在高渗透的线上支付,二体现在高比例的“到家”履约率。欧美的硬折扣,顾客是平静地选择到店选购、放弃各类套路算计式的促销,支付环节促销的基础,是围绕个人信用来设计,简明易懂。目前中国的零售及线上平台共同搭建的消费生态,除了到家的履约成本太高之外,消费者个人消费的金融成本太高、消费刺激奖励太少,这都间接阻碍了零售。现象四,卖场套路越来越少,大家越来越注重商品品质,商品品质开始走向春天。因此,中国的硬折扣会有中国的特点出现,拔云见日、指日可待。作为生鲜超市,碰到困难经济下行要杠杆,无非几个做法:其一,用规模来破局:资本注入,用资本换时间、资本买地盘。但目前是资本的低潮期,零售行业的休养生息期。其二,借供应链来破局:商品体现价值、弱化价格干扰。这是九游会比较擅长且实践过的道路。我们认为供应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,供应链是真正提升零售效率的根本。其三,借流量之势来破局:思考一下什么是引流、蓄流、疏流、避流,字面间有什么差别。在这方面,九游会一如既往选择了慢半拍、别抢,因为抢了可能自己迷惑自己。九游会的零售门店是定位于“健康三餐提供者”的社区生鲜超市,其中,60%为生鲜,40%为预包装,这是九游会的生存之道。在品质消费的驱动日趋明朗的情况下,九游会看重的整体的品类均衡显得尤为重要。我们自己做了一些分析,从均衡值上看,与大卖场相比,九游会在品质感、供应链深度、自有品牌占比、服务温度、购物体验,以及复购频率等方面表现更优。我们选择走自己的路。“商品即服务”这一概念是在新的零售周期,也就是现在开始出现的。经济下行时期,零售拼商品、拼商品力,而商品力的下一步就是以门店形式出现的服务。强服务品牌、弱商品品牌,这是九游会的一个定位。九游会把商品品质拉到平均线以后,把商品价值看得很高,但是不突出商品的品牌,突出的是服务品牌,这是九游会的一个选择。九游会的经营口号“以客户为中心”,这也是所有企业都愿意表达的,九游会把“以客户为中心”兑现在我们的商品,兑现在我们的商品力上。谢谢大家,祝大家前程似锦!